禅位
-----正文-----
大多数日子都是很平淡的,苏锦绣安安心心养家里的五只小崽崽,而帝渊最近则忙得很,皇上一找就找他一整天。
这日,帝渊回来的早一些。
苏锦绣盘腿坐在地上,身边围了一圈小狐狸,她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此时小狐狸身上的绒毛都已经长出来了,毛茸茸的小白团子显得很是可爱。但他们还没有正式的名字,于是按大家的特色进行了简单的区分。
其中,老大是眠眠,因为老大最懒,最喜欢的就是睡觉。老二是雅雅,是一只非常形式主义的狐狸,平日里不论是吃饭还是走路都特别优雅,上课的时候也总是坐的最直,不过她什么都没听进去,只是看起来认真。老三是言言,整天叫个不停,最喜欢拉着老四一直说小话。老四是安安,是最安静的一只小狐狸,性格非常内向。老五是真真,无论做什么都特别认真,也是几只小狐狸最用功的一个。
五个崽崽中,只有雅雅是女孩子,其余几个都是男孩子。
帝渊看到苏锦绣之后,随着她一起坐到地上。苏锦绣就像是软了骨头一样,靠在他的身上,旁边的小狐狸叽叽喳喳地叫着,叫得苏锦绣脸都红了。
帝渊低头亲了亲她的脸颊,问道:“孩子们在说什么?”
苏锦绣“哼”了一声,没说。
于是小崽崽们围了帝渊一圈,言言慷慨激昂的说了好久,帝渊虽然一个字都听不懂,但还是顺着言言的毛发揉了揉,笑的温柔又纵容。
苏锦绣扑上去把言言的嘴巴捂住了,虽然帝渊听不懂,但她听得懂啊。
这个男人,总知道调戏自己。
欣赏够了苏锦绣害羞的模样后,帝渊及时的停止了这场互动。他温声对小崽崽们说:“大家去里屋玩一会儿,我有事要和你们娘亲说。”
几个小狐狸乖乖跑去了里屋,留下两个人留在大厅里。
“怎么了?”苏锦绣有些纳闷,她很久没有看到帝渊这样认真的模样了。
帝渊撩起她的头发,塞到耳后,认真地看着她问:“想当皇后吗?”
苏锦绣怔了一下。
皇后?
她下意识掐指算了日子,按照之前在皇后那里说的话,如今已经是怀胎九月的时候了,下个月就是生产临盆了。
“你要当皇上了吗?”
帝渊点头。
苏锦绣拍了一下他的胸膛,反问道:“既然你是皇上,那除了我之外,还想要谁当皇后呀?”
帝渊笑着抱住苏锦绣:“当然是只有你了。”
但他又说:“以往提起时,你似乎不是很情愿当皇后,这才特意问问。”
苏锦绣知道帝渊很细心,总能及时看到她的情绪变化。她的确是不是很情愿,但是……
“我没有不想当皇后,我只是不想你当皇上。”
帝渊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
他的声音放得极轻,像雾气一般消散在空气中,隐约可以听到他的承诺。
“再等等。”
苏锦绣没听清楚,忍不住问他说了什么。
帝渊只是揉了揉她的脑袋,轻描淡写的告诉她最后的结果:“乖,一个半月后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一起举办,早做准备。”
*
自那日起,苏锦绣对接下来的一场大戏严阵以待。
往后外出散步时,苏锦绣都会特意塞一个枕头放肚子里,然后转一圈再回到自己房里,满意的听着周围人对她肚子里孩子的判断。
可当下,他们没有孩子呀。
苏锦绣跑去问帝渊,到时候怎么生孩子。
帝渊让她别担心,一切都准备好了。
于是,在某个风和日丽的一天,春风拂面,百花盛开,万物生机勃勃,太子妃在产房里诞下了一位男婴。
稳婆抱着孩子,喜气洋洋的给皇后看。
“恭喜娘娘,这是一位男婴。”
皇后得偿所愿地笑了,命人去通知皇上。
次日,圣旨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在位三十余年,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创造繁荣盛世。今依循古制禅位于太子帝渊,特此告知天下。”
*
没过几日,浩浩荡荡的禅位典礼拉开序幕。
这日,文武百官皆到场参加,流程有条不紊。等到皇上步履蹒跚的走到大殿之上的时候,众人才发觉皇上已经显得很是年迈了,他依照禅让诏书宣读了在位时的功绩,之后又进行了祷告。临了结束时,皇上身影似乎晃了一下,又被旁边的帝渊稳稳扶住。
底下议论纷纷,有人推搡了丞相一下,小声说:“皇上这是怎么了?”
丞相眯着眼看着高台之上的人,而那高台之上的人也正看着丞相。
丞相叹道:“皇上这是老了。”
*
典礼结束后,苏丞相、帝渊和太上皇三人齐聚御书房,共商大事。
太上皇端坐在龙椅上,身披黄袍,手指轻轻拂过桌案,感受着上面熟悉的纹理,长叹了一口气。他又睁开眼睛,笑道:“虽说是已经禅位了,但朕还有几分不舍。”
见两个人沉默着没有回应,太上皇晒然一笑:“丞相近来可好?”
丞相起身作揖:“微臣日子过的不错,但年龄大了,也是时候告老还乡了。”
太上皇看向帝渊,问他的意见:“丞相经验丰富,为朕奔走效劳,可堪重用。渊儿登基后,对国事也尚不熟悉,是不是还需要丞相的辅佐?”
只是,还没等帝渊做出什么回应,太上皇又笑了:“更何况,丞相身兼数职,还未做好职务交接,后面可容易出现疏漏,被人钻空子影响国运啊。”
未做好职务交接的原因,自然是太上皇拦着不让交接,否则丞相此时已经可以溜回江南,过自己的逍遥生活了。眼下,丞相忍着一肚子的不满,直视太上皇:“微臣家兄官拜翰林,以后可担微臣之职,请太上皇恩准。”
太上皇手指握拳,微微收紧,忽而大笑起来。
他鼓着掌,笑道:“丞相果真清廉,既然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太子,便甘愿回归白丁,从此远离京城?”
帝渊这下才明白,原来是苏锦绣的缘故,丞相才想辞官。于是他连忙劝解:“丞相大人不必如此,本王即便是登基也绝不会为此削弱……”
话说到一半,太上皇打断了他。
“渊儿,你有所不知。本朝有两位皇室传承的监督人,以确保登上皇位的人能够恪尽职守,传承江山。其中一位是苏丞相一脉,另一位是掩藏在江湖中的武林一脉,但江湖一脉远离朝政,故而也听丞相号令。朕先前的确存了私心,知道丞相之女有意于渊儿之后便撮合二人,想着以后渊儿也能在这皇位上自在些,没料到丞相竟甘愿将监督人的权力交给家兄,也不愿意徇私。”
帝渊猛地看向丞相。
他竟不知道丞相还有这样的地位,电光火石之间,他忽的想到先前尚芷所说的话。所以……他和苏锦绣的婚礼,从始至终都是皇帝打着这样的主意吗?正因为皇帝不能直接赐婚,所以他授意皇后,皇后这才让尚芷嚷着心悦于自己,皇上再顺理成章的答应,显得是一副纵容丞相所为的模样,实则原本就打了让丞相徇私的目的。
可惜,当初尚芷不愿意让父亲为难,未曾告诉丞相,否则这件事情早就露馅了。
丞相只是低头长叹:“微臣年事已高,不存在这样的心思。”
帝渊心里立刻有了计量,他擅作主张地开口,替丞相卸下了心头重担:“丞相若想辞监督人之职责,本王允了。但是,丞相之位还麻烦您继续担着,待本王登基之后再议,可好?”
丞相抬头看他,又看了看太上皇,想着不过也就是十几天的事情,便答应了下来。
只是太上皇神色莫测,看着帝渊也只是叹了一口气。
几人商议过后,丞相的家兄进了房间,他向几位行礼后,端着卷轴,向帝渊走去。
“请太子殿下签下承诺后,择吉日可举办登基大典。”
本朝一般用卷轴来记录重要文书,因为文字都是用刻刀一笔一划写上去的,不像纸墨一般容易随时间而模糊,相对正式一些。
这份文书是自我约束的承诺函。
登基后,帝渊需谨遵岗位职责,不徇私枉法,滥用职权,若有违反需承担相应的责罚,并主动颁布退位诏书。其实,说是责罚,最严重也不过是贬为白丁,并不涉及任何极刑。因此,帝渊还需立下十位登基候选人,以备不时之需。最后,他将文书誊抄一遍,签下姓名,翰林紧随其后也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承诺算是终了。
翰林将卷轴收进袋子中,面向帝渊:“御书房底下存一密道,可通皇陵。那里存有职责条例等文书,还请太子殿下随微臣前去密道。”
帝渊看了太上皇一眼,太上皇点头,两个人便从密道下去了。
随后,御书房里就落下了太上皇和丞相二人。
太上皇开口送客:“既然这件事情解决了,那朕就不送丞相了。”
丞相刚迈步要走,却又转身回来,衷心建议道:“太上皇在典礼上似乎步履不稳,微臣担心您的身体,不知是否有这个荣幸恭送您离开。”
太上皇沉吟片刻,手指搭在椅子扶手上敲了几下,又看了看周围:“朕还有些东西要收拾。”
丞相意味深长的点头:“那微臣先行告退。”
-----
下一章男主就登基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