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还能到来吗
-----正文-----
宋知书曾问过,如果心理医生让我忘记你怎么办?
边辰想了想回答:她一定是想让你忘记你的人格,你只要记住,我不是你的人格,不曾诞生于你,然后就安心按照她的步骤走吧。
宋知书也许有权利收回他自己的人格,但绝对收不走他,就如他能感受到人格的状态,却从来无法得知他的状态一样。
宋知书点点头,像是勉强认可了他的想法。
接下来的时光,宋知书开始接受治疗。
边辰慢慢地知道了他那些不可言说的过去。
那就像一个诅咒,从牙牙学语到即将成年,一个对无辜孩子残忍的诅咒。
白纸黑字记录了他血淋淋的过去,边辰仅是看着,心疼和愤恨便一齐涌上心头。
命运怎能如此不公呢?爱和温暖,真的是那么难以奢求的事情吗?
宋知书反而很平静。
他没有很激动,也没有沉寂不语。
边辰看不透他的想法,也不知道他平静的外表下面是否正波涛汹涌,山崩地裂。
至少他表现得很平淡——从他答应这件事开始。
他每天按部就班地吃药,定时复查,每天照例询问边辰的感觉,在得到安心的答复后,再淹没于高三的题海之中。
色彩鲜明,生龙活虎的边辰让他渐渐放下了戒心,或许真的如他所说,他是特殊的吧。
反正那个人,他总是会创造奇迹不是吗?
边辰默默地陪着他。
宋知书很聪明,这得益于他那个罪犯爸爸,于是在他不断的努力之下,学习成绩在一点点地提升,从中游偏上到拔尖,他也只用了半年的时间。
老师对他夸赞,要他保持,并对他给予了关注。
高三的时间无比紧张,每个人都在争先恐后地与时间赛跑,唯恐被人从高考的独木桥上抛下。
那个没有存在感的少年渐渐被人遗忘,试卷占据了所有人的大脑,休闲时间越来越少,班里开始变得安静。
高三是一场修炼,对所有经历过的孩子来说都是。
对宋知书来说,他的心越来越坚如磐石,在医生和药物的帮助下,他试图走出来,并正视过往。
边辰知道这不容易做到,也知道他在尽力做好。
事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这就够了。
好的消息是,宋知书确实感受到人格在渐渐虚弱,而边辰则对此毫不受影响,长此以往,人格说不准真的会消失。
坏的消息是,药物试图在宋知书的体内建立起一座防御的城墙,随着城墙的扩大,边辰开始有了被排斥的感觉。
不过这对边辰来说是好事,这说明他真的有回家的可能了。
他已经来这里接近一年了,他真的很想家。
但他从未与少年说过,因为在救赎的过程中,一个离开的可能,也许会让少年崩溃。
再等等吧,至少等到他内心足够强大,不再会被生活的困苦和朋友的离去而摧折的时候。
不会很远了。
等他高考结束,他会坦白一切,再离开。
希望到时候,小家伙不会哭鼻子。
-----
今天宋知书难过得不想说话,边辰也不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