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很少,但希望总是在。
-----正文-----
第三章 2003年(二)
陈默19岁,于言13岁。
两年,整整两年的时间。
陈默每天坐在窗台的书桌旁。
一开始,母子俩生活拮据,陈妈妈为了生活,找了份清洁工作,每天早出晚归。
迫于无奈,陈默每天被锁在房间里,只能看看窗外,这是他唯一会做的也是他唯一有的活动。
曾经被大雨摧残的那几株花草彻底不见了,只留下一根小树苗摇曳着,它的主人替它剪去了被打折的枝丫,只留下了一根躯干,如今那小树苗已经有10岁小孩那么高了。
陈默看着它从纤细的一根,生长发芽,长出更多的枝干,成长为现在的样子。
两年间,陈妈妈带陈默看过无数的医生,得到的回答都是不可根治。
最近的一个医生姓周,是唯一一个愿意上门来他们家的医生。
周医生来时,陈默正在看窗外的那棵树。
他问道:“陈默妈妈,他这样多久了。”
“2001年的夏天至今。”
“能跟我具体讲讲发生了什么吗?您放心,我对病人的隐私绝对保密。”
“怪我,非要让他补课,遇上人渣,他被那人渣侵犯了,我去找那人渣理论,结果那人渣却并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连累默默被那些无知的人说三道四。一开始他并不是这样的,他为了我在强撑着,可是流言太可怕了,后来他就变成了现在这样,每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已经几年没有说过话了。”
周医生听完,没有发表任何看法,他提出要和陈默说说话。
“能行吗?从那以后,他一直没有和我说过话。”陈妈妈焦急地问。
“要他回答肯定是不行的,但总要试着和他交流,让我先试试吧,咱们慢慢来。”
陈默对房间里多出来一个人无动于衷,他只知道窗外的那棵小树苗越长越大了。
周医生走到陈默旁边,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似朋友般同他交谈起来:“那棵树看起来还很年轻呀!”
没有人理他。
“是什么时候种的呢?我猜肯定没有多久。”
还是没有人理他。
“你是叫默默吗?你知道那棵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吗?”
依旧没有人理他。
周医生也不气馁,搬了把椅子在陈默旁边坐下,自顾自说着:“我家院子里也种了棵树,不过已经很久了,枝繁叶茂的,夏天还可以乘凉。不只是树,还有各种花花草草,默默想看看吗?下次吧,下次带默默去看好不好?我知道默默会喜欢看的。”
对周医生的絮絮叨叨,陈默视若罔闻,他心里其实觉得这人挺烦的,其实想叫他小声一点,不要吵,但他无法表现出来,他被困住了,困在了深渊里,困在了难年暴雨如瀑的夏天,困在了那些咄咄逼人的话语里。
于是,周医生一来就是好几年,每次都要陪着陈默在窗台边看那棵小树,和他絮叨些家常,给他讲讲他看过的书,旅行中看过的风景,给他看他拍的照片。
每一本书,每一个风景,每一张照片,都是新生与希望。
那天,一夜细雨刚过,空气中还缠绵着湿气。窗外的那棵小树,结了它一生中的第一个果实,翠绿色的,一小点儿,挂在树梢,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
可是陈默看到了,在他坐下的瞬间便看到了。时机刚刚好,雨天过去,阳光开始挥洒,经历过风雨的树苗如今已这般高,甚至还结出了果实。
这是不是意味着,新生总会到来?
当天周医生如往常般来到陈默家和他闲聊。
“默默,猜猜我这几天去了哪儿?我去了西藏。真的很漂亮,我还看到了格桑花,你要看看吗?”
周医生以为这次还是没有人理他,正准备接着讲下去。
陈默转身看了看他,然后轻轻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