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升说完,又去拿了纸和笔来。
“来来来,给你们上节课。”
说着,姜升在纸上写下了一到十这十个汉字。
“这些你们都认识吧?”
虽然说,现代的简体字和古文多少有些出入。
但是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大体上看起来还是大差不差的。
姜升眼前这些人自然能够分辨得出,略一迟疑,也就纷纷点头。
“嗯,但是这么写呢,数字大了计算起来就很麻烦。”
“我教你们一个更好的法子,这么写。”
一边说着,姜升又用阿拉伯数字在纸上把一到十写在了对应的汉字底下。
“唔,还有这个,是零。”
“逢十进一,就可以这么写。”
姜升不厌其烦地当起了老师,将这阿拉伯数字教给了眼前几人。
别看这玩意简单,但意义非凡。
要知道,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在使用阿拉伯数字。
表达紧凑而简单,比起中国汉字和古罗马数字等更加容易让人明白。
而且就用从零到九这十个数字,就可以表达所有的自然数。
就是计算起来,也比其他的表达方式要简单。
把这阿拉伯数字教给这大秦、大唐众人,由他们传下去,对于启发民智等大有用处。
华夏古人的数学智慧,可不比世界上同期的其他国家要差。
可以说,甚至更加先进。
譬如,如今耳熟能详的九九乘法口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
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这些句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ingdian007.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