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朱友建又把袁可立、孙承宗和张惟贤找来,一起商议三大营主帅的人选。三大营在张惟贤卸职之后,就一直没有再任命新的主帅。不是朱友建不想任命,而是他一开始就打算等军改后直接找一个合适的。
在明白朱友建的意思后,三个人都是仔细的思索起来。片刻后,孙承宗率先开口道:“皇上,老臣以为,这总督京营戎政一职,应当选择一位知兵善任,能征惯战之辈,故而当在辽东诸将中挑选为上。”
挑选辽东前线的大将为主帅,这事朱友建不是没考虑过,但最后他还是把这个想法给否决了,辽东系这个时候已经可以说是一家独大了,就连黄得功都可以算是辽东一系出身的将领。
如果现在三大营也被他们掌握了,那等于说整个大明最精锐的兵马三分之二以上都在辽东系的手里了。虽说朱友建有把握能够掌控得住,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事。赵匡胤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辽东前线关系重大,各将都有重任在肩,不便轻离,可还有其他人选?”朱友建委婉的否决了孙承宗的意见。
张惟贤看了看出列道:“皇上,老臣以为怀远侯常胤绪足以担此重任。”常胤绪此时还不到六十岁,弓马娴熟,精力也充足。虽说他自身的能力朱友建还了解的不是太多,但他能够得到张惟贤的推举,还使袁可立和孙承宗都不反对,想来也还是不错的,可以作为一个备选人物。不过朱友建并没有立即应允,只是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嗯,那可还有其他人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ingdian007.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