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三十七章 三千里水卷朝歌,白鸽携鹿杀人(2)

热门小说推荐

故事还得从张素灵的那根红线说起。

百因必有果,世间大道,天法地法人法道法自然皆遵循冥冥定数,古往今来神于数者之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江山社稷,国家川海亦不离此道。

故善谋之人白于发,善卜之人立与野,最优秀的谋士和卦者,往往很少看重当下,而是着眼于未来。世人皆知上古三十九国,唐国第一代君王乃是璧,开国皇帝是序,南唐有近七百年历史,起于殿乱时期,有张素灵和巫若两位绝世天才辅佐又得民心的唐明王唐延。

为何不称帝而甘心为王?

“我知道!”看客中那个孩子将手举高,“娘亲说了,延王很爱很爱他的王后,因为玉玲珑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所以才不愿意称帝!”

先生揉了揉他的小脑袋,脸上泛起回忆之色:“王后玲珑玉脏,其貌出尘离染惊为天人,一次救了唐王,一次救了天下,这段曲折佳话,流传下来深受民间喜爱也是自然,可你们想,唐王若是称帝,王后就变成了皇后,身份地位哪能一概而论?”

看客们若有所思,听书讲究个望闻问思,不论是经久不绝的经典还是新鲜事,功德好坏,个人心中他自有评说,说书的先生往往只是在事实上将故事添油加醋的说一遍,少有发表自己立场和观点的言辞,这位白先生是天府听书楼中的红人,偶尔来讲书,无官无贵身份低微,听书楼的掌柜却对其尊敬有加,一楼大堂靠窗的这个位置常年留着,即使先生十天半个月不露面,也未曾租卖给其他人,要究其原因,恐怕是那辆只在听书楼前出没过一次,中原境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天府帝都,剑指中原’的马车,能让这辆马车接送的人,自然是眼界开阔,为人豁达,才高八斗的饱学之士。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大唐人人都爱,人人都不得不爱,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耀眼的大唐神女,苏陵君唐梦琊曾途经听书楼,自搬板凳进来听白先生讲过书。。。。。。

用民间的讲法就是——被神眷顾过的白说书。

一位女子道:“先生真的认为是这样吗?我倒觉得如果唐王称了帝,这个故事反而没有这么精彩了。”

“正是。”白先生笑道。

“那先生为何……”

“所以才让你们细细听啊,”先生喝了口茶道,“你们可知道,称骨算命?”

“称骨算命?”

“对,即是张素灵九九八十一道甲天道十六甲之一,星见观卜卦秘法,称骨算命。”

所谓称骨卜,和生辰卜八字卜有天壤之别,生辰八字是用出生的时间,年月等来问卦,而称骨算命则完全不同,是卜算一道中异类的异类,昔日张素灵能用一根红线绑在唐延王指尖称骨算天,堪称妖孽!一殿隐世后,此法慢慢失传,逐渐变为用戥子,庸王内乱后,便要砍下孩童的小拇指方可问卦,月宫归唐时期,称骨算命也愈发演变的恐怖邪恶,最后只有非正途的无良道士和在称算囚犯尸体的时候才用的上,到如今,已然失传。

称骨算命将一个人的命运分为五十一种,骨重二两至七两不等,根据重量在歌诀中寻找此人命数。

先生道:“你们可知,当年张素灵称延王骨,称的是多少斤?”

看客们齐齐摇头,白先生哈哈大笑,正得意忘形刚欲开口胡诌,却啧的一声,脸色尴尬的道了句‘莫慌’,伸手从屁股下抽出一本册子来,翻开一看,笑道——

“是六两四钱。”

席间一片唏嘘欢笑之声,白先生拱了拱手,接着道:“命数曰:此格威权不可当,紫袍金带尘高堂,荣华富贵谁能及?万古留名姓氏扬。说的便是唐王权威深重,有万古留名的富贵命!”

“这与他不称帝有什么关系呢?”

先生将那册子递给众人,上面除了唐延的名字以外,旁边还写着很多历史上的有名人,最为醒目的,便是末尾用黑墨写的‘巫若’二字,后面附写:七两二钱。

“先生,七两二钱是什么命数?”

白先生唏嘘道:“可不得了,此格世界罕有生,十代积善产此人,天上紫微来照命,统治万民乐太平!”

众人一怔,这话傻子也能听懂吧。

这不是在说巫若有做皇帝的命吗!

有人惊呼:“莫非当年一殿退后,九族争锋,唐国内乱两位国师相争,是唐王授意……”

史记:一殿之乱平息后,唐国两位原本亲密无间的国师,因巫若的入魔而不得不以死相拼,掀起了另一场‘通灵师’与‘封魔师’之间的术道大战,这场内斗记载极少,世人只知道邪不胜正,巫若领导的通灵师很快输给了张素灵其下的封魔师们,巫若本人也在小别山里被张素灵亲手斩杀。

据说那天暴雨袭城,几十里外的朝歌都能听见小别山里骇人心魄的嚎啕大哭。

此后张天师将一座老观连同星见山一起搬到朝歌城外,与大小别山遥遥对望,改名‘星见观’,从此不问世事直至羽化飞升。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难不成唐王……”

“嘿,”白先生侃侃笑道,“那巫若入了魔,王遣张天师杀之自然无可厚非。”

“可先生,这哪里说的通……”

“嘘。”白先生眼神示意他看门外,几个穿草鞋,身着天眼制服的‘蚰蜒’走进听书楼。

蚰蜒本是百足虫中的一种,像蜈蚣而略小,体色黄褐,有十五对细长的脚,生活在阴暗地方,捕食小虫,有益农事。七年前漠城兵变后,灰羽渡鸦给云泽上包括人族在内的所有种族狠狠上了一课,那一战的伤亡,除开前往北大荒参加群魔会的星见弟子,最为惨烈的便是人族的信使和哨骑。

情报丧失,使得南唐成为一个臃肿瞎子,不归关至天府皇都大大小小数百条道路,竟跑不出一匹快马,漠城以南,沿途七座重城,百余乡镇皆数沦陷,血腥程度不下七百年前一殿的‘食人旗’,经此一役,渡鸦族也彻底沦为南唐死敌,民谣言:剑锋所指皆灰羽,马革裹尸戮群鸦。

天眼的建立目的只有一个,即是针对渡鸦族的信息战,在早期,镇魔司也隶属于天眼麾下,由天眼收集中原各地的妖魔情报,分化为一至九个等级,然后派出封魔师予以清除,之后因为刘归井那件事,导致星见观与朝廷决裂,镇魔司这才脱身天府扎根于朝歌城,与星见观隔山对峙。

那几只蚰蜒跟着管事登上二楼,临行前朝这边看了一眼,与天眼的本职工作不同,蚰蜒们又被叫做草鞋底。天眼中有数不清的分化机构,像一张大大的蛛网连接着各个要害,那处名为‘糖罐’的监察机构直接效命与唐帝,其中布满了蚰蜒,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打听和监视。

糖罐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甜,但进去闲聊的,还没有谁能完整无损的走出来。

白先生又望了望角落,那里坐着个白净少年,怅然若失道:“如今镇魔司又回到天眼之下,历史有时候就像个轮回,该回来的,一个也跑不掉,罢了,不讲称骨算命了,唐延之所以不称帝,除了对王后的愧疚之外,还忌惮中原其余三十一国,人性喜斗,一旦唐延称帝,必被群起而攻之,我跟你们讲这个故事的原因,便是因为此次水卷朝歌,除了称骨算命以外,便是那颗封印一殿的玉玲珑作用首当其冲。”

一众看客‘喔’的一下恍然大悟,虽然这些个隐秘细细想来任谁也能思虑明白,但蚰蜒们刚飞上楼,在座的众人也乐得配合先生演戏。倒是白先生真的讲起了‘三千里水卷朝歌’,这令在座的看客们是震惊不已,一般是佩服他的胆量,另一半嘛,则是心里猫抓似的痒痒。

在这半月间,朝歌城的事情犹如插上一对漆黑的羽翼飞遍南朝,甚至盖过了新年欢庆的气氛,人们只知道从天府皇都中出了一只铁骑,名为黑帝,南唐的王牌部队之一,以超强的机动力矗立于云泽之巅,镇守东海沿线至北极无人之境,军旗为黑色墨龙,只受皇帝一人调遣,战功无数,曾与九族其三交手,冲杀敌军上万,令八族闻风丧胆,是支实打实的铁血部队。

某人回忆起那日的秋风萧瑟,大雨绵绵,大唐铁骑的黑色玄甲兵临朝歌城下的那一刻,举城欢呼。

红教的狂信徒没有杀死朝歌,肆乱的妖魔鬼怪没有杀死朝歌,阎罗王的满天黑幕没有杀死朝歌。

朝歌创造奇迹,且实现了这个奇迹,此时大唐最精锐的部队赶到了朝歌,百姓自然欢呼。

直到冰冷的雨水落在每一个围观城民的皮肤之上,瞪大了眼珠,直到铁骑将朝歌城围死,他们才真真的感觉到了入冬的寒意,那股不下于冬季雪暴,使人致死的…寒意。

……

……

在座的众人突然喝彩,打断了回忆,原来白先生已讲到下段,口中那位可称剑神南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英豪——果不其然是唐梦琊。

苏陵君曾在九洲城上一剑封神。

而此次朝歌城头,苏陵君一剑抵万军,一剑破沧澜。

大唐神女救了朝歌!这等快意江湖民心所向的英雄传说,由不得众人不为之喝彩。

白先生讲出了兴致,竟着人打来壶酒,小酌一口,便红着脸蛋,站在椅子上手舞足蹈,唾沫横飞,先前因蚰蜒扰乱的气氛顿时一哄而散。

角落里坐着个少年,看上去白白净净,束着发,许是个书生,手里正拿着先前那本传阅下来的册子。

看客们怕弄坏了这本黄纸老书,只瞧见唐延和巫若那一页,便被三千里水卷朝歌和大唐神女吸引去罢,而这少年似乎不关心大水是否卷走了朝歌,只是瞟了一眼字迹,便将册子合上,再从最后一页翻开。

上面写着:唐梦琊,七两二钱。

……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