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这话没办法接,只要是脑子正常的,都知道什么原因。
但是杨博现在是反对议和的,作为主动议和的老大,吕凤祥只好站出来道:“这两年数道灾荒不断,导致减少赋税,这还很正常吧,但是这跟议和与否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杨博看他一眼。
继续说道:“如若议和,每年需要给突厥大量的银两,已经超过了我大楚赋税的一半,那么杨某问句,如若议和成功,剩下那一半够不够发前线三关四镇的士兵军饷的?”
“够不够全天下百官饷银的?”
“而现在,没有议和的情况下,三关四镇还大量的士兵连一半的军饷都没,军服更是想都不要想,这可是陛下让那些士子们去往燕山关亲自考察回来的状子里写的清清楚楚。”
“如果在有议和,那他们岂不是连一半军饷都拿不到了,到时候还怎么富国强兵?还怎么去抵抗突厥下次入侵,以及还有东北方向虎视眈眈的的契丹?”
吕凤祥不说话了,他当然知道,这情况下,谁都没办法解释。
但是他们人多,一个御史马上站出来道:“刚才已经说了,议和只是权宜之计,最起码议和可以延缓等到赋税之后在给钱,但是现在不议和,去哪里弄军粮送到燕山?”
“你拿不出来军粮,那就没有办法继续打仗,最后还是输,杨博,你说这么多,无非就是胡搅蛮缠罢了。”
“对,我们现在说的是从哪里去弄军粮,而不是跟你讨论这些有的没的,道理谁都懂,但是现在除了拆东墙补西墙,还有什么办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ingdian007.com
(>人<;)